M6官网注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
发布时间: 2024-04-21 04:34:13    来源:m6在线登陆 作者:M6米乐手机登录APP入口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和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促进能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保障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现代化事业全面推进,根据《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2012—2030年我省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初步形成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11年全省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8298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产量20935万吨,原油产量485.5万吨,天然气产量5.02亿立方米。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406万千瓦,初步形成以沁北电厂为中心的豫北火电基地、以姚孟电厂为中心的豫南火电基地和沿陇海铁路火电带。河南电网已形成500千伏骨干网架和市域220千伏环网、县域110千伏双电源供电的格局,110千伏及以上变电总容量达到1.58亿千伏安,线万公里,实现了与西北、华北、华中三大区域电网联网。原油炼化能力达到1000万吨,油气长输管道达到6350公里,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成品油“十字”干线管网和多气源供气网络。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2011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所占比重为83.5%,比2005年下降3.7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为9.8%、3.3%和3.4%,分别比2005年提高1.1、1.1和1.5个百分点。探索并在全国率先开展火电机组“上大压小”工作,累计关停小机组1100多万千瓦,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火电装机比重达到76%,比2005年提高40个百分点。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深入推进,全部淘汰了年产15万吨以下矿井,骨干企业煤炭产量占全省比重达到85%以上。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风能、生物质能、光伏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0万千瓦,万吨级纤维乙醇产业化示范取得成功,沼气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推广等已具备一定基础。

  节能减排效果突出。1981—2011年,我省能源消费以年均6.4%的速度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3%的增长。2011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累计下降23%;火电机组平均每千瓦时供电标准煤耗322克,比2005年下降68克;发电厂用电率为6.03%,电网综合线个百分点。在运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实现脱硫改造,新上机组全部同步建设脱硫设施,部分机组实现脱硝排放,燃煤机组除尘设施安装率和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原煤入选率达到65%,矿井水利用率达到95%,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分别比2005年提高34、16和28个百分点;煤矿瓦斯年抽采量达到5.2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1.74倍。

  用能水平大幅提高。2011年全省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达到2.2吨标准煤,其中,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达到242千克标准煤,分别比2005年增长46.9%和50.3%。人均用电量2535千瓦时,其中,人均生活用电量328千瓦时,分别比2005年提高78.1%和1.55倍。人均天然气消费量52.2立方米,其中,人均生活天然气消费量8.7立方米,分别比2005年提高1.1倍和58.3%。13.5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容量达到1180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3.5倍。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18亿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1.2倍。实施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农村电网完善和新一轮改造升级、农田机井通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等工程,使农村用电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彻底消除了农网改造“盲点村”,实现了全省农村“户户通电”。

  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能源投资主体进一步多元化,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等大型能源企业培育成效显著,与中央大型能源企业战略合作不断深化拓展,鼓励民间投资力度得到加大。煤电价格联动、成品油税费、居民生活阶梯电价、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等改革稳步推进。煤矿开发秩序逐步规范,煤炭生产和流通基本实现市场化。煤炭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问责制度进一步健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步好转。节能发电调度深入实施,全省地方电厂实现省级统一调度,发电权交易等措施有效推行。电力企业实现厂网分开,发电侧从建设到经营基本形成多种投资主体有序竞争的局面,中央主要发电集团全部在豫设立分支机构。煤电油气供应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立。

  今后一段时期是我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为21世纪中叶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我省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供应保障任务更加艰巨,能源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资源约束日益加剧。我省煤炭可开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且开采条件较差,煤炭产能增加潜力有限,常规油气资源趋于枯竭,省内化石能源产能提升难度较大,煤炭、石油、天然气调入量逐年增加,对省外能源依存度持续攀升。我省水能资源基本开发殆尽,核电建设短期内很难突破,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较长时期内只能作为补充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推动能源价格总体持续上行,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结构层次总体不高,对能源价格承受力较低,保障能源供应面临更大困难。

  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我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仍将维持较长时间,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大量土地被占用和破坏,水资源污染加剧,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PM2.5)和有害重金属排放量大。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国家将不断加大对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考核力度,我省能源发展将受到来自环境容量方面的多重限制,迫切需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现绿色转型。

  节能控耗难度较大。我省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左右,且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造成第二产业特别是高耗能工业能源消耗比重过高,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四大行业能源消耗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耗的70%,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9%。目前,我省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5%,未来能源消费还将大幅增长,特别是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偏重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推进节能降耗和控制能耗总量面临较大压力。

  体制改革亟待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不断积累,价格机制尚不完善,行业管理仍较薄弱。能源项目科学布局和协调推进的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仍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领域节能管理亟待加强,能源统计体系、核算标准和监测方法需进一步完善。能源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能源普遍服务和城乡能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农村能源以及城镇集中供热管网、燃气供应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43号)和《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加大了对中部地区崛起和我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支持力度,我省能源发展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区位优势更加突出。能源资源禀赋及其与主要消费区逆向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快建设铁路、管道、电网等大型能源运输通道,构建能源综合运输体系。我省地处中部,毗邻我国西部和北部能源资源富集地区,是全国煤电油气大型运输战略通道的重要途经地,加之我省骨干能源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良好成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有利于我省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扩大省外能源资源利用量,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新兴能源快速发展。我省核电厂址资源比较丰富,南阳、信阳、洛阳、平顶山等地已初步确定了核电厂址并启动了前期工作。我省生物质能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具有较大开发潜力,《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明确指出,要支持我省建设国家先进生物质能源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我省煤层气资源比较丰富,页岩油、页岩气成藏条件较好。随着国家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和煤层气、页岩气开发技术攻关不断取得进展,我省非化石能源和非常规油气资源有望获得较快发展。

  能源消费加快变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涉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深刻变革。随着能源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价格改革逐步深化,节能减排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倒逼力度不断加大,能源消费方式、结构、理念等也将发生转变,这有利于我省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变革。

  能源科技推动转型。在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求下,全球能源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能源发展将进一步呈现全球化、多元化、清洁化和高效化的趋势,加速向低碳化、无碳化转型,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中相对低碳的天然气将获得更大发展,煤炭、石油加工转换和利用的清洁化、高效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这有利于我省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多元、低碳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比2012年翻一番”的目标要求,展望2030年前后我省将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在分析国内外能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城镇化、能源替代以及国家控制能耗总量等因素,预计2020年全省能源总需求为3.8亿吨标准煤,2030年为5.1亿吨标准煤,“十二五”、“十三五”和2021—2030年均分别增长6.3%、5.6%和3%,弹性系数分别为0.63、0.58和0.4;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有望下降到70%以下,天然气和非化石等清洁能源的比重有望达到18%左右,2030年有望达到23%左右。综合分析省内能源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交通等要素支撑条件,预计到2020年,省内能源生产供应能力为2亿吨标准煤,需净调入能源1.8亿吨标准煤,对外依存度为47.4%;到2030年,省内能源生产供应能力为2.4亿吨标准煤,需净调入能源2.7亿吨标准煤,对外依存度为52.9%。

  以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安全有效保障为核心,坚持“内增外引”开放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推进能源高效开发,扩大引入省外能源规模,加强能源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能源科技创新,强化节能环保优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快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能源基地,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持续推进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劲动力和稳固支撑。

  适度超前、突出保障。坚持能源建设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更加突出能源的基础性保障作用,把不断提升有效供应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加强能源生产、转化、输配、供应等各个环节的能力建设,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能源的合理需求。

  统筹内外、多元互补。积极应对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的压力,在高效开发省内能源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强煤炭、电力、油气等能源输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省外各种能源资源,建立多渠道共同保障、互为补充的能源供应体系。

  绿色高效、多能并。


M6官网注册